跨境贸易丨对接需求 解决问题(图)----济宁海关开展靶向帮扶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图为:济宁海关关员调研进口商品信息 房伟/摄
今年以来,青岛海关所属济宁海关按照“对接项目、对接需求、对接问题、靶向服务”工作思路,赴济宁12县市区开展政策宣讲对接,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主动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担保即可放行
近日,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厂房内,20台玻璃纤维拉丝机正在车间内安装调试。
“受益于海关汇总征税、担保放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这批设备能够及时到位。”公司关务经理孟艳婷介绍。
3月中旬该批设备已经抵港,但由于企业进口计划调整,设备进口金额超出原项目备案用汇额度,需办理项目变更手续,导致这批设备无法及时享受税收优惠通关,每天将产生一定的滞港费,项目进程也受到影响。
了解企业困难后,济宁海关安排专人提供政策指导,在协调办理项目变更手续的同时,依托企业已办理的关税保证保险,为货物办理担保放行手续,进口设备直接到厂安装,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
“关税保证保险是由具备资质的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关税担保,在货物通关时,凭借‘保险单’即可享受‘先放行后缴税’的便利。”济宁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王坷介绍,海关支持企业用好各类减免税政策和多元化担保放行措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今年以来已审批减免税设备货值200余万美元。
出境也能加工
日前,凯米拉化学品(兖州)有限公司一批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发往韩国工厂。它们将在韩国被加工成聚丙烯酰胺,再返回国内用于生产和销售。
这家公司主要从事造纸助剂生产销售,其生产的聚丙烯酰胺等水处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等领域。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企稳回升,企业现有的产能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但又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代工厂。
“海关宣讲的‘出境加工’政策让我们眼前一亮。” 公司副总经理徐劲说,这一政策下,企业可以将国内原材料委托韩国工厂加工成聚丙烯酰胺,再返回公司用于国内销售。
“出境加工”是企业将自有的原辅料、零部件、元器件或半成品等货物委托境外企业制造或加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关境并支付加工费和料件费等相关费用的监管方式。
“这一模式下,主要原材料国内采购能够节省一大笔成本,我们韩国公司的产能得到充分利用,国内客户的需求也能尽快得到满足。”徐劲说,企业估算,“出境加工”模式每年可为公司节省成本约200万元。
签证更加便利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证书享有“纸黄金”的美誉,是企业享受自贸协定关税减让的法定凭证。凭借原产地优惠政策,出口货物可以以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协定国家市场。
“现在办理原产地签证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向海关提交申请后,半小时以内就能收到审核结果,通过后即可以在办公室自助打印证书。”梁山菱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史玉芳介绍,今年以来企业已通过自助打印申领原产地证书80余份,节约办事成本约2万元。
这家公司位于济宁市梁山县,距离济宁市区70多公里,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推广应用前,企业为了办理原产地签证业务不得不时常往返于海关与公司间。
为加快推进原产地签证便利化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签证成本,济宁海关通过线上“云服务”、线下精准辅导等形式,加强对原产地政策实施效果跟踪评估,整理修订“常见签证业务问答库”并创新优化签证模式,打造“智能审核+自助打印+邮寄送达”的全流程“不见面”服务。
今年以来,济宁海关已为辖区企业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1000余份,涉及出口货物总金额8000万美元。(郭臣/文)